在翟达的设想里,陆泽涛也是回东阳“人和”的第三个关键人物。
而且需求会比较具体。
以前他不确定,也并不在意,不过对东阳了如指掌的沈睿老师很明确的说了:陆家夫妇是东阳的首富。
而且如果从陆思文那位修县志的爷爷再往上算,因为曾经是“文化人”,也称得上东阳一个“小望族”。
不过新时代也不看这个,又不是“钱氏”这种于社稷有功的擎天巨柱,二十一世纪了,望不望的全看有没有钱,有钱就旺旺的。
而陆泽涛恰巧很有钱,至少在东阳这小池塘里是魁首,而且做的生意比较特殊。
之前说过,东阳仅有的两个“高级产业”,就是纺织化工和金属冶炼,而前者就是陆家的占据了大头。
故事还挺有趣。
老帅哥和妻子钱雅蓉高中时认识的,文艺青年捕获了无知少女,陆泽涛家里有文化但没什么钱,钱雅蓉家里有小点钱但没文化,崇拜文艺青年,属于是插头遇到插座,蹦出了无数火花。
钱雅蓉父亲经营小化工厂,不到五十岁人走了,厂子无法维持,在金陵追求文艺梦的陆泽涛被迫回来,和老婆两个人开始做生意,两人各自都是不差,夫妻联手倒是抢救厂子成功,还越做越大。
当然两个都不是技术型人才,是以做生意的角度在经营,以订单驱动,有需求就接单,单多了就扩产,水多加面,面多加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