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公至王,名义上确实是大赏无疑,然而实际上,诸军皆在川蜀,比邻南疆,高祖这一阳谋,无疑是让秦旭芝就此入南疆,就地建藩封王,不再染指京城之事。
由此一则兵不血刃除去朝中权臣,尽收大权,二则留存君臣情分,共饮金杯。
陈易把事听到这里,若是他,说不准便咽不下这口气,举兵造反了,然而秦旭芝不仅大大方方受赏,更解去半数士卒铠甲兵器,就藩南疆,可见其人忠义,而且听祝莪叙述,高祖还是信王之时便颇有军中名望,这番大赏更是收服诸将军士之心,哪怕当场起兵,也会顷刻覆灭。
无论如何,秦旭芝连同其秦氏族人就从此扎根南巍,拱卫西南屏障,而各处或官或私的史籍里,更是不乏其大忠大义之名。
不过,这般忠义的秦旭芝,其后人随着南巍发展得愈发势大,加上朝廷鞭长莫及、削藩裁兵的失败,渐渐有了思变之心,而到这几十年里,更是养出把“造反”两字写在面上的几代安南王。
以上种种,都是陈易无意间问起,祝莪叙述,他听得很认真,一字不漏,这连他自己都惊讶。
现在想想,许是怕见到秦青洛时无话可说吧。
…………
武昌呆过几日,再度启程。
离这州府远去不久,繁华就不见了,沿途只有大地罹难后的痕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