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千二百六十一章 (3 / 5)

作者:拉姆雷克撒 最后更新:2025/7/22 11:31:22
        小动物:小猫、小狗、考拉或小鸡,米老鼠或星球大战中的BB-8等虚构人物都属于这个可爱范围。

        这种可爱,全靠进化。2009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将洛伦兹的娃娃脸效应进行了实验测试。他们让122名本科生对婴儿的可爱程度进行评分。研究人员发现,参与实验的本科生对婴儿的评价越可爱,他们就越想照顾婴儿。洛伦兹的进化论解释适用于此。这些可爱的特点,让大人小孩都想呵护宝宝。这不仅是一种情感上的“aw”,而且是一种保护和养育的身体冲动。我们的身体似乎天生就会对可爱做出亲切的反应。

        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如果没有成人看护,婴儿就无法长大成人。与许多其他动物相比,人类婴儿特别容易受到伤害,因为他们需要更长的照顾时间。人类婴儿在一岁左右时学会走路,而许多其他动物,如马驹,在出生后仅几个小时就能站起来。人类婴儿在生命的头两年需要母乳,而小猫至少需要一个月由母亲断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精彩内容!

        没有这种可爱,我怀疑我们中谁都愿意照顾婴儿。他们生活无法自理,所有的便便、吐痰和其他体液都不受控制地喷出,没有任何明显的预警。他们无法沟通交流,因为他们还不能说话。他们不会做饭、打扫卫生...为了确保该物种的未来保持安全,婴儿进化出了可爱的特征。

        何时以及如何进化出可爱和其他类似特征,如头发、下巴或哭泣,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进化生物学家寻找遗传或表观遗传线索来弄清楚特征是如何进化的。它是另一个性状进化的副产品,一个拱肩,还是一个随机突变或基因重组事件被证明是有用的?对于可爱,我们不知道我们的基因是如何控制婴儿面部结构的,也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培养可爱的东西。

        言归正传,说回猫咪。

        从“婴儿图式”的概念来讲,猫咪完美符合人类对于婴儿的偏爱,不知道是不是进化导致的,但的确完美的符合了人类的癖好。

        但猫咪并不这样认为,无论公猫母猫它们都以strong作为自己审美的评判标准,特别是在母猫发情的时候,评判自己的梦中情猫靠的就是超重的尿味和硕大的体型。

        总的来说,猫咪眼中的同伴应该是膀大腰圆、毛色多而重、亮而稠密这种简单审美观念。人类眼中的猫,受遗传学或社会学的影响,多少带有象征意义色彩的审美偏好,比如萌动可爱,白色猫咪象征纯洁,甚至还会因为两个人的观念不同,而导致的审美不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