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在那些正牌清流世家和勋贵眼中的浊业,可是不少贫家子眼中旱涝保收,风吹不到,太阳晒不到的铁饭碗。
堪比现在大型央企国企的办公室管理层岗位,而且可以光明正大的有那种比是工资几倍的,逢年过节的‘土仪’和夏冬两季的冰炭敬福利。
这批人都当吏后,身份自然不同了,贫民多数不知道官和吏的区别,但都知道这是人上人的,再回到贫民区,这就是活广告呀!
自家的、邻居的、朋友的淘气孩子,在谢玉的塾待了一年,就当官了,在这幸存者偏差的感觉下。
很快,谢玉名下的十多家私人学塾,在读人数就翻了倍,那些个落榜童生,正好担当起学长的责任,成了辅导员,以备来年再战。
其实真是很多人,不怕受苦,是怕看不到希望。
看在谢玉面子上,把自己贪玩的子弟,送到谢玉学塾,多是想认几个字,让人管教管教,一不小心,还有这么好的前程。
顿时,谢玉谢翰林的名望,在贫民区是稳住了。
一时竟有入京备考的贫困学子投靠,雮尘珠和风月宝鉴刷一下,可用的留下放到学塾,让他们一边兼职老一边准备备考。
不可用的,送一份议程,表下心意,就请人离开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