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总归是人家的事。
倒是陈也俊家中颇为富贵,又不指望他继承家业,想着继续科举仕途的。
甚至,私下向谢玉请教八股文章,谢玉也不吝惜,送了他不少读书笔记。
日子就这样过着!
转眼又是一年,这年的二月份县考,谢玉利用雮尘珠和风月宝鉴突击了一批大约五十多人的速成贫家学子。
一共有十二名贫家学子通过县考,四月份,一共有八名贫家学子通过府考,拿下童生功名。
但谢玉知道,这通过府考的八人,只有两个人有点希望,毕竟读书这事真需要天分的,不是谁都和谢玉一样有资格有经验的积累出来的。
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希望,但投入和产出比,差太多了。
于是其中有点希望的那两个,送到县学继续读书,剩下六个童生,被谢玉安排好亲事后,又安插到到京中的府县当帮办、书办这样的小吏,以做眼线。
有道是流水的官,铁打的吏,当官的下的所有命令,都是吏去执行的,这中间命令执行的弹性,差距可是大的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