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仁德帝对谢玉判罚下来后,朝中武勋立刻转变立场,和文臣朝官一起,一边纷纷斥责谢玉,表示不屑与伍的样子。
一边暗中派遣家中有出息的子弟,表示愿意和谢玉学习兵法。
其实也不是真的想学,毕竟谢玉那一招,早就在回朝大军中传遍了,只要心够狠,够没下限就行了。
而是用军思路也没什么特殊的,还不如自己的家传兵法秘本。
他们这样做无外乎,两头下注,既不想得罪文臣,又想烧烧谢玉这个冷灶。
毕竟仁德帝的年岁在这里放着呢,天下早晚是太子的,而这几年的监国理事自然知道当今太子是一个有进取心,有心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开拓皇帝。
而不是仁德帝这样的守成之君,而收复燕云十六州,以谢玉在军中的名望,至少会成为一路收复大军的主帅。
现在烧烧谢玉的冷灶,结下香火情,到时调遣到谢玉麾下停用,也不至于被当成炮灰了。
不过,谢玉明白自己的做法,确实太酷烈了,被仁德帝召唤时,那三观不合镜头,不说也罢。
谢玉甚至觉得,会不会被推出午门斩首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