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张既和邻戴并不知道这件事的内中原因,张既是对于长安当时陈曦问询孙乾,由孙乾带头处理这件事的信任,哪怕目前没有外传,但张既估摸着陈曦已经开口了,这事肯定稳。
第三千八百一十章又是一个大坑
另一个邻戴则是纯粹对于汉室的信任,外加张既来了给了赏钱,又给出谋划策,还给弄出来一条土特产之路,这人一看就比司马朗靠谱几条街,这样的人物犯得着骗他。
故而在听到张既保证之后,邻戴大喜,这还有什么说的,汉室爸爸已经开始修路了,按照张既的说法,可能调研需要一年,修需要两三年,可这都不是问题,安排上了就是好事。
更重要的是这事儿已经彻底坐实了司马朗是个奸贼,也让羌人头人下定决心在接下来尽快从新州这个大坑之中跳槽到益州,再或者自行组建一个新的大州,这样他们就有新的青天啦!
“事情就是这么一个事情,汉室再随后也会往这边派遣部分精锐士卒介入这一场战争。”安抚好邻戴之后,张既开始言及最重要的部分,他已经看出来了,邻戴根本不想让其他军团上青藏这边来戍边,所以张既迂回着来处理这件事。
一开始张既还以为发羌和青羌有什么不好的想法,然后再三仔细观察之后,张既确信羌人没有划地自治的思维,他们只是想端着这个铁饭碗继续混下去。
只是因为以前穷困的时间太长,守着这个铁饭碗,生怕有人跑过来和他们抢,故而青藏地区的羌人,不管是头人,还是普通民众,都是希望他们这群人待在这里为汉室戍边。
简单来说他们可以接受普通的百姓来这边和他们混居,但他们不大想这边再来几个军团,毕竟按照汉室以前的套路,延边地区发钱是按照额度发了,人多了额度不变,落到人头上的就变少了。
所以羌人内心是拒绝有人来帮忙的,这也是之前捂盖子的原因,只要证明了他们羌人还能站稳,还能锤那些外贼,那么汉室就没有正当的理由消减他们的额度,他们就依旧能快乐的生活下去。
按照邻戴和注诣等人精确的计算,汉室每年给他们下发的各类物资,结合当地的产出,足够他们在这边发展成为一个两百万到三百万人的大部落,所以这些人完全不想放弃汉室下发的户籍身份,每一个活过七岁的孩子,都在第一时间进行登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