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郭缊看来,袁绍此举却是不折不扣的背祖忘宗!
于是在城头商议片刻之后,实在有些担心南匈奴的郭缊当即主动请缨道:“使君,让末将去楼烦关吧,此处北屏云中,南扼太原,西应定襄,东援雁门。楼烦关若是失守,并州全境危矣!”
郭缊口中的楼烦关,其实就是后世的宁武关。
明朝之时,曾在北疆沿线设紫荆、倒马、居庸三关,称为内三关。在并州则设偏头、宁武、雁门三关,称为外三关。
外三关之中,偏关有黄河作为天险,只有冬季匈奴的骑兵才可以踏冰而过,而雁门以山势为天险,骑兵难以突破。唯独宁武关所靠的恢河乃是季节性河流,在恢河断流的季节,匈奴骑兵就沿河谷挥师南进。
因此之故,宁武关是三关中历代战争最为频繁的关口。
每当北方游牧民族南下时,必经攻宁武关,也就是如今的楼烦关。因为在断流期间,恢河河谷可容“十骑并进”,所以大多数时候,宁武关成为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交战的主要战场。
在后世史书记载之中,鲜卑、突厥、契丹、蒙古等族南下掠掳时,便经常选择宁武关为突破口,千百年来双方不知在此处留下了多少鲜血残骸。
而不幸的是,如今正值恢河的断流期。
作为并州土著郭缊对此十分清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