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谁能心甘情愿被革命呢?
在从洛阳运回兰台秘藏等古籍孤本之后,魏哲曾看到了不少未曾纳入《东观汉记》中的秘闻。
倒不是蔡邕等编撰者怀疑那些史料的真实性,而是不方便公之于众。
比如建武十五年,大司徒韩歆被冤杀;建武十六年,继任大司徒欧阳歙死于狱中;建武二十年,大司徒戴涉又获罪下狱,死于狱中。接连三任三公都不得善终,这背后的根由就在于度田。
这其中大司徒欧阳歙本为在野儒宗,但最后却因贪污被处死。
看似和度田无关,可实际上他背后站着的却是河北世家。
当然,欧阳歙落到这个下场也算是咎由自取,谁让他贪污呢。
但戴涉的死就比较牵强了,因为他所举荐的人犯罪了,按例只是识人不明。
除非关系到那种十恶不赦的造反大案,否则最多也就是罢职流放罢了。
但刘秀本却没有宽容戴涉,直接赐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