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成都郊外的这场闹剧只是益州乱状的一个缩影。
随着邺城商贾将魏哲当日在知行书院的一言一行甚至被邺城好事者编辑成册,然后与《大学章句》合订成一本,名之曰《知行录》,并且开始向四方贩卖。不少对刘璋不满的益州士族,不惜花重金也要购得此书。
由于益州大族豪富,加上求购者甚多,甚至出现了十匹蜀锦换一书的盛况。
在这种潮流下,纵然益州有很多今文经学一脉的儒生对魏哲的言语大肆污蔑、诋毁,但还是难以抵挡《知行录》在益州的流行。
如吴懿,李严,费观,张松,许靖等古文经学一脉的儒生,更是开始精研此书,越读便越是佩服,甚至开始尝试亲身践行起“国学”的理论来。
以往他们对魏哲虽然久仰大名,但却都抱着一种事不关己的心态。
不倾慕,也不怨怼,就是当个旁观者。
可是如今,即便魏哲没有迎奉天子,掌握天下大义,但益州内部却还是渐渐出现了一批“亲魏派”,隔三差五的便劝说刘璋与邺城结盟,切勿与之为敌。
而刘璋在考虑到汉中、荆州都是敌人的情况下,竟然觉得他们所言颇有道理,便决定派张松出使邺城,交好魏国……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途阅小说;http://www.bookmarketingbuzz.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