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此事是我的主意,子义也是一片孝心。”只见魏哲主动开口解围道:“况且正旦乃是大日子,子义离家半载,也确实该好好尽孝一番。”
与后世不同,当下并无“除夕”的说法,只称“正旦”或“正日”。
实际上在先秦时期春节等节日都尚未定型,还处于萌芽期。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由于天下各国的历法实在太乱了,有的用夏历,有的用周历,时令混乱不堪,于是始皇帝索性下令全国统一实行建亥为正,即夏历的十月作为正月。
也就是说在秦朝十月一日才是“正旦”,可以除旧迎新了。
秦朝灭亡后,前汉初期沿用秦朝历法也是在十月一日过年节。
直到汉武帝太初年间方才重新制定了《太初历》,以夏历正月初一为“岁首”,这才一直延续下来。
自前汉至今,每当正月初一朝堂都会举行庆祝仪式,天子会在此日接受百官和四方蛮夷使节的朝贺,在大宴上载歌载舞之后还会祭陵,以及举行“大傩”驱逐疫疠之鬼。
至于民间在“正旦”这天也会举行各类庆祝活动,比如立桃人、挂苇茭、画虎于门,以驱邪避凶。
当然,最重要的是在这天一家老小需要一起祭祀祖先,祭祀结束后还会举行丰盛的家宴,随后便是走亲访友,恭贺新年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