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傅燮,他在细细观察了一遍广宗城防务后,便面色凝重的回营了。
没过多久,一封奏疏便在信使的护送下往洛阳而去。
为了避免像卢植一样在关键时刻被宦官拖后腿,他决定先下手为强。
……
「臣闻天下之祸,所由于外,皆兴于内。是故虞舜升朝,先诛四凶,然后用十六相。明恶人不去,则善人无由进。……臣受戎任,奉辞伐罪,始到颍川,战无不克,黄巾虽遏,其衅由内作耳……中官弄权,忠臣之忧逾深耳。」
「孝子疑于屡至,市虎惑于三人,陛下不详察之,臣恐白起复赐死于杜邮,而尽节效命之臣,无所陈其忠矣。唯陛下察虞舜四罪之举,使谗佞受放殛之罚,万国知邪臣之为诛……」
“好一个傅南容!当真好胆!”
尚书台内,还未看完傅燮的《请诛中官疏》执金吾甄举就忍不住激赞道:“傅南容此举,诚有古君子之风!”
一旁的尚书令杨赐闻言亦是忍不住抚须颔首,深以为然。
由于父、祖俱为三公,杨赐比他人更清楚宦官们的危害有多大。
于是杨赐不由看向侧旁的光禄勋刘宽感慨道:“文饶,你这弟子当真令人刮目相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