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罗仁巴”大佛爷带着陆峰去坛城。带领一位“菩萨”去坛城,不可叫黄衣僧或者红衣僧前去,便是大佛爷带着去,亦是应“丹罗仁巴”大佛爷曾经是寺庙堪布,并且现在是“主持法王转世佛子”之教师。
一路之上,僧人见到了陆峰,俱都想要“五体投地”,但是亦都被陆峰拒绝。
陆峰不叫他们跪下,他们自然就跪不得。
止这样,这些僧人自然会气馁,应不叫僧人跪下,这些僧人自然觉得是自己无有资格跪拜“永真”。但是接下来,陆峰却都叫他们上前。
其实分辨僧人的出身,十分简单。
看身高,看皮肤,看牙齿。
一般而言,都无须得再往上看一眼。
止须得看前一样,便能看的明白。
诸多“差役僧人”,便是又瘦又小,陆峰在修持了“拙火定”的瑜伽之后,身形拔高了许多,故而面对诸多僧人,陆峰止是叫他们低头,自己抚摸了他们的“颅顶轮”位置,为他们赐福。
无须得念咒,止是如此的抚摸了他们的颅顶,他们便兴高采烈,欢喜的很。“丹罗仁巴”大佛爷等在前面,弯腰等待,无有任何的不耐烦之色,更遑论是催促了。
在为他们一个个赐福下去之后,这路就越发的陌生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