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靖崇和张昶来信,伏俟城已经拿下,城中土浑不战而降,获口七千,牛羊马匹近十万数。”
说话间,刘继隆将代表土浑的米白色军旗拔除,将代表陇右的红色军旗插在了青海西畔的伏俟城。
李骥、马成、三人双手同刘继隆一样撑在沙盘上,目光打量伏俟城。
尚铎罗用手指着伏俟城,先行开口道:“这伏俟城是当年吐谷浑的都城,规格中等,能容纳四五万大军。”
“以我军兵马,尽数驻扎此处皆可,但若是以此为中心,向四周扩散,讨击土浑诸部,那恐怕需要注意冷瘴。”
冷瘴即为高原反应,刘继隆记得青海湖附近的海拔在三千米左右,这个海拔高度的高原反应还不算太强烈,但若是向西北、西南出兵,必然会随着海拔升高而患上高原反应。
尽管陈靖崇出兵和行军十分谨慎,整整带着大军耗费四个多月才渐渐适应了青海四周的海拔,但日常生活和作战是两码事。
土浑讨击军的兵卒还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彻底适应当地的环境。
好在刘继隆也没想着将吐谷浑地区彻底征服,他需要做的只是拉小打大,保持多方平衡的同时,让数十万土浑人更为依赖陇右罢了。
土浑讨击军主要在于练兵,而不是占领土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