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相谬赞了,吾不过是以诸卿谏言治天下罢了。”
李佾理政一个多月,心里也大概知道南衙北司对自己的态度究竟如何了。
北司除了杨公庆,其它三人都不支持自己,而南衙则态度中立。
话虽如此,南衙的态度中,也有种希望朝廷能听从劝谏,将时局转危为安的想法。
正因如此,李佾才选择将功劳推给南衙的官员们,同时为自己营造出虚心纳谏的形象。
不出意外,由于他虚心纳谏,许多南衙官员都开始站到了他的身边,而他要做的就是继续保持这样的形象。
“吾以为,路岩所言有理,不如依照此策操办,不过那朱全忠愿意被调往兖海吗?”
李佾询问路岩,路岩见状躬身道:“只要给予他甲胄粮草,相信他会识趣北上的。”
“既然如此,那此事便定了下,由路相操办便是。”
李佾拍案将此事定下,朱温摇身一变成了兖海节度使,而刘瞻看着李佾如此,张了张嘴,却又觉得自己劝不动李佾,只能无奈低下头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