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由于正役由衙门官吏通知,故此必要的打点是不可避免的。
倘若不提前打点,得罪了官吏,被安排在了农忙时节去服役,那将导致田地荒废,威胁家庭生计。
除此之外,地方官吏常超额征发,中唐后杂徭甚至成为常态,远超正役负担。
杜甫《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的描写,其实就是自中唐以来,大唐百姓被徭役逼得百姓家破人亡的惨状。
刘继隆到来后,将所有徭役废除,改为征募。
尽管工价不高,但却不影响百姓,而城里和狭乡的平民也因此有了其他收入。
“你们啊,好好珍惜当下吧。”
“耶耶我年轻时候,衙门每个月要征发四五个月的劳役,哪来时间为自己开垦荒地啊。”
“如今汉王准许我们开垦荒地,还发良田给我们生活,放在曾经,那都是梦里才敢想的事情……”
长安城西十余里外的某处官道旁,杵着锄头的五旬老农与儿孙交代着曾经的不容易。
在他面朝的田间,则是有四个十二三岁的少年人正埋头翻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