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隆现在做的,就是把高骈往南驱赶,然后在高骈发展时,潜心向北进攻,待北方安定,再南下将高骈治理成果收入囊中。
不得不说,高骈确实是个大才,不管是军事还是理政,都是把好手。
汉军占据三川后,之所以没有遭遇关中、关内这种河渠堰堤大规模废弃的情况,原因就在于高骈花了不少力气,不仅修筑了成都罗城,还将过往淤堵的西川河渠堰堤进行了梳理。
如果高骈到了黔中道和岭南道,也继续发挥这种精神的话,汉军只需要在战场击败高骈,就能摘得不少好处。
在这其中,尤其是以黔中道的问题最大。
唐代黔中道包括了后世的湖南、重庆、云南及广西等部分地区,面积比后世的贵州要大。
不过由于汉人疏于开发,故此现在的黔中道还没有展现出西南交通枢纽的潜力。
按照正常流程,得等到明代永乐年间,朱棣设贵州省,并从湖广、江淮迁徙八万军户,四十余万口安置当地,加上奢香夫人等少数民族配合修建驿道,贵州这个交通枢纽的潜力才得以释放。
若是高骈能在这个时候迁徙汉人进入黔中道,扩修当地驿道,那倒是方便了刘继隆日后占据黔中,利用黔中官道进攻大礼,收复云南的计划。
汉军对百姓毕竟比较怀柔,强行迁徙这种事情,有些吃力不讨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