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忠臣之丹心,折昆夷之长角。窦融河西之故事,见于盛时;李陵教射之奇兵,无非义旅。”
“卿率义旅,收复河西,可谓关西神将,如今得见,但觉雄壮!”
“若天下能多出几位如卿般人物,大唐何愁不盛?”
他为张议潮戴上了高帽,张议潮却面色如常,毕恭毕敬作揖道:
“收复河西,乃河西百姓一心同体之结果,非臣一人之功。”
“臣已年迈,故入京为官,将河西之事授予臣侄张淮深,观察使索勋。”
张议潮提起了张淮深和索勋的事情,其中张淮深在前,索勋在后。
前者代表他扶持的人,后者代表朝廷扶持的人。
二者共存,也代表张氏与朝廷可以共存。
如此简单的表达,李忱及紫宸殿内诸臣自然能听懂。
不过李忱没有开口,而是笑着与张议潮对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