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除夕前夜
“噼里啪啦……”
除夕前夜,爆竹声在长安各坊络绎作响,各坊官员命人张灯结彩,坊内街上如同灯会一般,五彩缤纷。
此时虽然没有可以升空的烟花,但百姓依旧有自己的娱乐项目。
他们在家门前点蜡烛、立门神、贴春联、挂年画,也会在家中准备压岁钱,待出门拜访亲朋好友时送出。
相比较百姓较为简单的守岁准备,皇宫要做的准备就更多了。
伶人与乐班提早前往宫中准备傩戏,百官也在等待朝廷的“飞贴”。
飞贴起源于贞观时期,昔年太宗用赤金箔做成贺卡,御书“普天同庆”来赐予大臣。
这一形式迅速在民间普及,但百姓与官员不可能都用金箔,所以便用梅花笺纸替代。
飞贴对于官员们来说,不仅仅是朝廷送出的帖子,也是观察国力的象征。
可惜的是,如今的大唐早已不是贞观、开元时期,发到百官手中的飞贴,其中的赤金箔含量也越来越少,甚至还不如高官们的飞贴来得贵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