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为了防止,朝廷都是江浙一带的人才。到时候形成一个大圈子,莫说是在民间,就是在朝堂,也能和皇权分庭抗礼了。”
朱标笑道:“爹一直防备江南一带的官员,可偏偏,他们那儿出人才。这朝廷里,文官中,曾一大半都出自江浙啊。
对了,以前的刘基刘夫子,能力出众,才学过人,也曾立功不少。就是因为他是浙东人,被爹防备着做大,所以连个侯爵都没给。”
朱元璋笑骂:“你小子少在这里点咱,咱知道你敬重刘伯温,可是刘伯温此人,桀骜不驯啊。
他眼里,汉武帝,唐太宗,才是皇帝。咱算什么?你看得起他,他未必看得起咱们。
这就是咱说的,这位浙东夫子的高傲心气。他不能代表江浙一带的的读书人,可咱就是要灭灭他的心气。”
朱允熥一听,扯远了,说:
“迁都北平,这些都不是问题了。北方的人文学术被带动起来,自然就能出人才。这大明的文官,总不能就指着江浙出,”
朱元璋竖起大拇指:“允熥有远见,朝廷需要的是人才,并不一定是江浙的人才。给北方有利,使南北平衡,此举甚好!”
“爷爷也没必要拍我马屁,我也是跟人学的。”朱允熥笑道。
朱元璋疑惑:“哦?跟谁学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