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走,时秋黎便将东西收进空间里,转战下一个商场继续战斗。
衣物不像奢侈品牌包包那样名贵,时秋黎花费了两百万左右,就买齐了他们家可能一辈子也穿不完的衣服。
不过购置羽绒服的时候,时秋黎忽而想到了末世里的极端天气。
她记忆里有过几次极其寒冷的冬季,温度低的史无前例,甚至有大批的人被冻死在那个冬天。
于是,当天,她又去购置了一批煤炭。为了不引人注目,她分批量在不同厂家下了订单,唯一的要求就是快。
因而,厂家的现货几乎都送到了她手上。六十吨煤,能够烧十年的量,总共才用了五万块钱。
幸好空间的面积是无限大的,这也能容纳的下去。
取暖的问题,又让她联想到煤炉子一个可以取暖又可以做饭的工具,燃气的普及让它变得过时,它的燃料煤球也成了滞销的存在。
时秋黎花费了点时间,让时芸从熟人那里打听到煤球厂的地址,开车赶了过去。
煤球厂几乎要倒闭了,除了些还喜欢用煤炉的老人家,每年冬天会要几百个煤球外,根本没有别的销售渠道。
时秋黎一开口就是二十万个,几乎让老板误以为自己幻听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