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何,畑俊六站在鬼子驻石家庄兵营的宿舍窗前,总感觉这窗外的风格外的萧瑟。
它手中所点的香烟,根本想不起来抽,就已经燃烧到了根部,烫伤了它的手指,这位鬼子负责人心里有种说不出的苦涩。
原本摧枯拉朽的蝗军怎么就骤然变成了这样?
在它看不到的石家庄城里,有我方地下工作的同志们在不停的穿梭,鬼子司令部、鬼子军营、弹药库、油料库、火车站等等,这些可能存在大规模鬼子集结的地址都在被一一测量。
不得不佩服我方的专业性,不知道从哪儿弄来好几支专业测绘的人员,在鬼子不曾觉察的角落里记录下最精准的经纬度。
为了数据的精准度,旅长别出心裁的想出来交叉验证的方法,好几支队伍都测量同一个位置,确保万无一失。
当这十几组数据出现在于业的案头时,于业也不得不佩服搞情报的人果然就是不一样,相当硬核。
得到这些经纬度坐标,于业心里就定下来了一半。
他现在只需要计算出发射场距离这些目标的位置,然后设置好陀螺仪,只等到这些设置好陀螺仪为导弹的飞行指引好方向。
为了这一次的“伏击”,潜伏在整个北方情报机构全部活动起来,自从鬼子第1师团从关外动身开始,一路沿线的我方地下工作的同志都在密切关注着动向,或者说不仅仅是通过我方地下工作的同志,潜伏在国军内部的同志也通过国军的渠道把鬼子调动的信息开始向我方汇聚。
无数条信息通过各个节点,或者通过传统的书信或者通过飞鸽传书,或者通过悄无声息的电磁波,从整个北方大地上聚拢到了西北方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