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来以我如今地位,西南方向应该不会拿我怎么样。
再者,西北和西南未来必然会争夺天下的,如果连这点事情都搞不定,那他们就该败了。
我这次去,不带任何立场,我只是不想让我苦难的祖国继续再受到鬼子的蹂躏。”
赵忠尧情真意切地说道。
在华国大地上,在出国的码头上,甚至在异国他乡,不少人都陆陆续续地收到了来自于业手中的这封信。
类似赵忠尧和吴大猷这样的讨论不在少数,有人热切相对,有人置若罔闻,有人犹豫不决,有人踌躇满志......
但是收到这封信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不约而同的加强了对晋地的关注,这几百封信中竟然无一人扔掉这封信。
或许,这些读书人虽然对晋地对于业的了解和认知各异,但是对华国的热爱是深沉的,而且他们的血也是热的。
......
这些信发出去以后,于业特意在太原安排了一部专用的大功率电台,用来接收来自不同地方的回应,甚至还在太原和平安县城之间建设了机密通讯专线,以确保于业接下来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这些华国目前在理工科方面最聪明的脑子们的回复。
数百封信寄出去,于业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
不过,他并没有死等,因为还有其他各种事情等着他去忙碌,比如跟进处理跟鬼子在俘虏方面的谈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