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发展和铸造工艺进步,如今锻造的兵器比过去更加结实耐用。
李幼白拿着一把火枪走进工坊,找到陈山,问道:“你看看,这把枪还能修好吗?”
陈山接过火枪,不禁面露惊讶之色。他打铁造枪十几年,从未见过样式如此奇特、分量这般沉重的火枪,这枪至少有七八斤重。
枪身锃亮,纹路精美,拿在手里,便能感觉到它绝非寻常之物。来此地几日,他听本地人说过,县令有一把极为厉害的火枪,想来眼前这把便是。
陈山仔细观察枪头,发现枪管已彻底弯曲,想要掰直几乎不可能,只能回炉重造。
而且这枪采用组合式工艺,他反复揣摩许久,才不太确定地说道:“可以试试,但依我看,成功的几率不高。”
他平日里造的火枪,都是普通土枪,能打响就行,就算是稍微精良些的,也只是在细节上多下功夫,就如同扎马步打拳,基础就摆在那儿,再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本质。
李幼白听后,又找了几个村寨的铸铁师傅询问,得到的答复都差不多:能修,但成功率不高。这样的回答还算不错,就怕遇到那些不懂装懂的人,把枪拆了放进炉子,最后却再也拿不出来。
这把火枪制作耗时耗力,既然别人修不好,无奈之下,李幼白只好将枪拿回去妥善藏好。
没了这把枪,苏尚的人身安全便多了几分隐患。当下局势敏感,李幼白担心会有人前来暗杀,防得了一时,却防不了一世。
若无人时刻贴身保护,实在难以安心。或许苏尚正是看中尉迟磐的体魄和武艺,他身高九尺,站在她们这些女子面前,高出一个头,宛如一座小山,做个人肉盾牌再合适不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