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66章 帝师孙承宗 (5 / 5)

作者:老张5592 最后更新:2025/8/30 7:19:29
        【天幕画面】某一日朝会方散,一群身着绯袍、青袍的官员并未径直出宫,而是聚在会极门外,似在等人。当孙承宗的身影出现时,众人立刻围拢上去,为首者竟对着他躬身长拜:“恺阳公!国事至此,辽东糜烂,非公不可救!望公以天下苍生为念,万勿推辞!”身后众多官员齐声附和,场面悲壮而急切。吏部的公文也适时送达,正式推举孙承宗为兵部添设右侍郎,主持辽事。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于孙承宗,期待这位被寄予厚望的帝师能临危受命。

        然而,最终的决议却来自深宫。

        【天幕画面】镜头切至内廷,少年天启帝面对着一堆推荐孙承宗的题本,脸上露出的是明显的不情愿和依赖。他对着身旁的太监(或许是未来的魏忠贤?)抱怨:“辽事固然紧急,然则日讲关乎朕之学业,亦是国家根本。孙先生讲授明晰,朕倚之甚深,岂可轻离讲筵?尔等再议人选,孙先生…还是留在朕身边为好。”

        一纸轻飘飘的“不允”旨意,从宫中传出,彻底浇灭了朝野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

        【天幕定格】画面最后,一边是孙承宗立于文华殿外,遥望东北方向,眉头紧锁,目光中充满了无力与忧愤;另一边则是辽东大地之上,后金的狼旗猎猎作响,烽烟遍地,溃散的明军和流离的百姓在铁蹄下哀嚎。

        强烈的对比,无声地控诉着这令人窒息的错位——帝国最需要良将的方向,却被一个孩童皇帝的依赖和整个官僚体系的惰性,牢牢锁在了经筵日讲的讲堂之上。

        李善长长叹一声:“党争内耗,君上昏昧…竟使国之干城,无用武之地。观此孙承宗之才,若能得专阃外之任,整饬边防,未必不能遏制那努尔哈赤。可惜,可叹…我大明未来之危,恐非外敌太过强横,实乃自毁长城啊!”

        朱元璋脸色铁青,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蠢不可及!…这大明,到底是怎么了!”无尽的愤怒与疑惑,在这位开国皇帝的心中蔓延。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途阅小说;http://www.bookmarketingbuzz.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