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刻意强调了“士绅”二字,目光扫过同僚,引起一片心有戚戚焉的点头和低声议论。
“海刚峰(海瑞)何在?”有人突然想起那个抬棺死谏的身影,
“他若在,定会痛斥张居正此乃下策!根本未能解决赋税不均之根本!不过是剜肉补疮,徒增朝廷与地方的仇怨罢了!”
这声音带着几分幸灾乐祸,仿佛找到了攻击新政的有力武器。
一时间,奉天殿前泾渭分明。武将们为骤然增加的财富和国力前景而兴奋难抑;文官们则群情激愤,痛斥清丈扰民害民,是动摇国本的酷政。争吵声、辩驳声、怒斥声此起彼伏,整个广场如同沸腾的油锅。
就在这喧嚣鼎沸的当口,龙椅之上,一直沉默观看着光幕的朱元璋,缓缓抬起了手。
没有怒斥,没有拍案,只是一个简单的手势。
但那股开国帝王无形中散发出的威压,如同冰水浇头,瞬间让奉天殿前沸反盈天的争吵声浪戛然而止。所有人的目光,都带着敬畏和疑惑,聚焦到那位身着明黄龙袍的身影上。
朱元璋的目光依旧停留在光幕上那两串刺眼的数字上,脸上没有武将们的兴奋,也没有文官们的愤怒,只有一种洞悉世事的冷静,甚至……带着一丝极其罕见的、近乎赞许的玩味。
他缓缓捻动着自己并不算长的胡须,嘴角勾起一个极其细微、却意味深长的弧度。他微微侧过头,看向侍立在御阶下同样被文官言论惊得有些愕然的长子朱标,以及眉头紧锁、似乎在权衡利弊的燕王朱棣。
“老大,老四,”朱元璋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寂静的广场,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你们看这张居正……像是个要篡位的主儿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