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过后,许多之前被家中农活缠住,无法脱身的人,也得空赶来了申城寻事做。
给原本便繁荣的申城,又添加了一把火。
老朱的经济研究还在继续。
自收到‘朱孙’的来信后,他大受启发,研究中也加入了新的方法方式,变得更加科学,分析得深入更细致。
“像银行收白银一样,将粮食都收进新建的粮仓里面,由此减少雀鼠虫蚁以及受潮霉变带来的粮食损耗,此一条可使大明的粮食损耗减少五分之一左右。”
“原来的富户大户大量储粮,也会使产粮后的粮食实际供应减少五分之一。如今存在粮食署的粮仓里,这部分又可以充分利用起来。”
“有此两条,大明今年到明年的粮食供应绝无问题,只多不少。”
“更绝的是,粮食署将粮食分为新粮,次新粮,陈粮,次陈粮,老陈粮五等,不同等的粮食分别给出不同的价格。”
“存进去的粮食,按规定的时间折旧,未达折旧时间则是存新粮,取新粮。”
“如此既能使存粮人放心,不致于存新粮进去,却取出老陈粮。”
“对管粮仓的官吏,也有明确的标准要求,可以防止他们利用新旧粮的差价,从中套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