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他愿意,他可以封任何人为国公!
这正如赵高“指鹿为马”,虽然后人都唾骂赵高,但凡事需要一分为二来看,站在玩弄权术的角度,赵高此举无疑是极为高明的,他也正是越通过这些举动,掌握了朝中大权。
至于治国无能,致使秦朝灭亡,这又是另一件事了。
太孙殿下要接掌大权,需要立威。
后来杨士奇才明白,朱允熥此举,并非玩弄权谋。
但无论如何,此事既已许诺,并昭告了天下,便断无“悔诺”的道理。
“日后再有什么发明创造,朝廷皆不必这般封赏,但这次不一样。”知晓朱允熥心中的顾虑,杨士奇又补充道。
“言之有理。”朱允熥回过神来。
诚如杨士奇所言,如果他公开宣告天下的事都悔诺没有兑现,那在天下人的心中,无疑将留下一个极为恶劣的印象。
相比之下,区区一个国公之位,确实不算什么。
日后再有重大发明,他并没有事先许诺,自然不用这般封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