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向《科学》期刊投稿,提出对制造蒸汽机有用的改良之法的人,便高达三百余人。”
“大明制造局还有一些没有写文章,但也对蒸汽机的制造做出了不小贡献的人。”
“下官曾问过小王爷,算起来,若要论功行赏,制造蒸汽机中立下功劳的人,总数怕是不下五百之多。”
“太孙殿下又该封赏何人呢?”
朱允熥顿时愣住。
当时他看到朱高炽造出来的蒸汽轮船,一时激动,许下了谁制造出正常可用的蒸汽机,便封谁为国公的诺言。
因为朱允熥的记忆中,历史上是瓦特改良了蒸汽机,因此想当然认为,重赏之下,大明也会出现一个类似“瓦特”那样的人物。
却没有想到,在他的大力推动下,大明的技术发展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尤其是《科学》期刊的出现。
最终的蒸汽机,并非由某个天才的发明,而是众人智慧的结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