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日报》是他一手创建的舆论阵地,如果连国子监的学生都不去读《大明日报》,那便无法将学生发动起来,促进思想转变。
要知道,不管哪个时代,学生当中的理想主义者数量都是最多的。
毕竟,学生的思想正处于形成之中,最容易被引导。
这既可能是引导向好的一面,也可能是坏的一面。
同窗读书的关系又非寻常关系可比,也意味着学生们很容易抱团,形成强大的政治势力。
凡此种种,可以说,在任何时代,学生都是一股特殊又极为有力的政治力量。
东林党人出自东林学院,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从学生运动开始。
何况,国子监的学生,还不是一般的学生,而是大明未来的官员。
朱允熥正是想引导并掌握这股力量为自己所用,才来到国子监。
要让老一辈接受科技文明,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除了极个别思想开明之人,大多数人天生就会抱着抵制的态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