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老朱并没有完全放开买名额入学的口子,通过例监进来的人虽然存在,但往往都有特殊原因。
比如说,某地遭灾了,朝廷救灾的粮食一时还没有运过去。
当地的某个大户拿出自家粮仓的全部粮食,捐给官府救灾,然后才能得一个例监的名额。
反之,金陵城里的大户,就算愿意拿出再多的钱粮,也买不到入学资格。
第二个原因是,到老朱的手底下做官,妥妥的苦差事啊。
弄不好就要被杀头,甚至牵连全家乃至九族,大户们也不傻,不会自己花钱往火坑里面跳。
如此一来,例监自然就少了。
朱允熥一路走进一旁的诚心堂,便听到一名白花苍苍的教习正在教导学生。
“陛下早有明旨,国子监诸生不得议政,有违令者,轻而杖责二十,重则发配云南。”
“《大明日报》上面所刊载之事,多涉及本朝国政。”
“尔等身为国子监生员,若随意翻阅《大明日报》,难免触犯议政之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