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两千六百九十二章 到底是状元 (1 / 3)

作者:二子从周 最后更新:2025/7/22 0:05:45
        清史稿评价其为:“古今笔墨之龃龉不相入者,翚罗而置之笔端,融冶以出。画有南、北宗,至翚而合。”

        《长江万里图》是古今画家都喜欢创作的题材,江山万里最早在唐代便已出现。据载,李思训曾穷三月时间绘嘉陵江三百里的景象于壁上,后来唐玄宗命吴道子在大同殿绘同一题材,一日即成,两者相较,各有千秋。

        北宋王希孟则以青绿山水的形式创作了《千里江山图》卷,其后南宋赵芾,夏圭,都创作了《长江万里图》。

        再往后就是明代的的吴伟,清代的王翚,各自也创作了各自的《长江万里图》,到了近代,张大千的《长江万里图》也是其代表作之一。

        其实所有绘制《长江万里图》的人,都没有见识过长江的全貌,尤其在古代,一个人更是很难从江头走到江口,不过这并不妨害他们创作出自己心目当中的万里长江沿岸的景色,通过精湛的画工表现出胸中磅礴淋漓的绝美山水。

        移步书房,翁以钧从书房书柜顶部取下一个很大的几乎可以称为柜子的木匣,将之放到桌上,戴上手套后从木匣里取出了一幅很大的卷轴,缓缓展开,清代名家巨作,就这样一点点展现在周至的眼前。

        这是极大的面子,因为为了保护这幅画作,一般很少有人能够得到翁家人同意展示它的机会。

        画从重山密岭流泉百道的大河源头起,至长江下游入海处止,沿途群山堆簇萦绕,山间栈道连云,巉岩踑踞;江上帆樯如林,网张舟驰;两岸城郭相望,村舍比连。峰峦树色,各极其态;舟车商旅,屈指难数。

        全图构图繁密,皴染周至,气象宏深,长五丈有余,想要在书房里直接将之展开根本就不可能。

        好在得益于中国画的透视技法,周至戴上手套,配合翁以钧一边开卷一边欣赏,并不影响。

        这幅画在历史上有王翚自己的记载,据他自己说,该画“凡七月而成”,可见其用心之专与用力之勤。

        当然与前代很多写《长江万里》的画家一样,石谷并未寻流溯源地考察过长江,所以此画不过是解题发挥,寄托对壮丽山河的赞美而已,所以不能用地质、地理长江去套,而是应该欣赏其写意的方式,观其气势,赏其丘壑,玩其笔墨,才是赏画的正确之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