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文化当中,也有超出许多现代人对新石器时期人类认知的部分,但是与其质疑这些东西是造假,不如好好质疑一下自己的学识不够,从考古学本科课程自修开始学起。
比如大溪人就喜欢制作一种陶球,陶球是空心的,里面会有六个陶制的颗
粒,摇动起来会发出声响,目前盛兆明将之命名为「陶响器」。
这类东西制作得非常精美,呈球型或者埙型,除了内置陶球以外,外面还凿有孔洞,可以用来串绳。
表面还有非常工整的齿梳压出的点痕,让陶球看上去有点像一个现代的垒球。
这种器物能够发出的声音很小,不可能作为大庭广众之下的礼器使用,有人怀疑这是一种家庭中逗弄婴儿用的玩具。
周至觉得这个推测有些无厘头,那个时候的人,有这么大的闲心,耗费这么多的精力,给婴儿制作一件易碎易损的玩具?
还有一种乐器,形状和陶响器差不多,不过更类似埙,齿梳压痕也类似。
这东西更神奇,几个孔洞组合可以吹出三个音阶。
如此复杂而精致的制陶工艺,必须用到陶范,用了陶范的工艺,那就得称为「标准器」,也就是说,五六千年前的大溪人就已经有了「工艺标准」,这个事儿远比陶响器本身的出现更加惊世骇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