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问题都如同天马行空,比如那个职官的口语称谓,是辜开来以前都没有想到的,尤其是中下级的官员,基本都不是历史大佬们关注的焦点,现在被周至提出来,就连辜开来都感到颇为有趣。
“大尹”“少尹”这样的称谓在明清几乎就是定制,但是在宋代是否也是如此,就跟“大人”一词一样那也两说,需要认真讨论。
最终经过讨论,辜开来找出了几个例子,认为下级和平民称县官做“邑宰”,“县尹”;上级对县官称“长吏”,“长民”,“百里”,都比较合适。
称“知州”为“太守”,在宋人笔记里倒是有论述,且欧阳修为别人做文章,里边用了太守称谓,还被好朋友指出来不严谨——这说法口语用没问题,落到墓志铭之类的东西上,还是得用正式称谓。
欧阳修当时也从善如流。
这些细微差别,在对这方面特别较真,只喜欢将事情搞得复复杂杂的宋人那里,肯定是要体现出来的。
这是把专家也给带沟里去了,两个人美美地yy了一晚上,讨论得贼认真,过了一回穿越为古人的干瘾。
对于创作宋代穿越来说,这一晚的收获可谓巨大,也基本定下了创作基调,那就是“体近当时现实”。
这是主人公真的穿越到了那个社会里边的真实生活,见到的贩夫走卒,歌姬优伶,官员将相,君王后妃,都有他们当时真实的生活环境和语言背景,而不是主人公和一群现代人一起,披着古装在戏台上表演一出古代话剧。
这是传统文学的创作模式,仅这层立意,就已经比周至前一世那本“草就章”的格调高了很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