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宴席多是从乡间坝坝宴发展而来的,主营也是「三蒸九扣」,菜品都在大蒸笼里,客人来点几个扣到晚盘里,加上前菜凉菜和后菜时蔬泡菜,也能成席。」
类似小馆子直到现在也满蜀都都是,众人想想的确也是如此,不由得点头。
费观问道:「那我们蜀中菜系,是如何发展成今天这样的啊?」
周至说道:「说起来啊,还是蜀都人喜好游宴之风带起来的,不过却是在北方的宴席的格局标准引入到蜀中之后,让蜀中人打开了眼界,之后将这个菜系发展到了极致说形成的。」
「清末的蜀都也流行宴请,不过当时高档的宴席,都是大户人家的家厨或家属自办,很多家厨家属都有一手好厨艺,这既是「私房菜」的前身。」
「清道光以降,自办方式开始式微,代之而起的是包席消费,即委托专业的包席馆上门承办宴席。「请客何须自设馔,包来延席省操烦。」这首竹枝词反映了当时成都的包席消费时尚。」
「这种宴会不是贪图食物,因此主人设宴请客的地方,不再局限在家里,更加讲究的是环境。这就是宋风的传承。」
「清末的成都,延宴之风盛极一时,无论是官府公宴还是民间私宴,无论是定期的节令宴、雅集宴,还是随意的野宴、游宴,都盛况空前。一批专业承办延席的包席馆,也随着延事的盛行应运而生。」
「城内外共分布着二十余处专门的延宴所,城内主要有:丁公祠、贵州馆、小关庙、叶公祠、西来寺、廉溪祠、海会寺、三义庙相国祠、小福建营遽园及布后街的孙家花园等;」
「城外更不错,有草堂、枕江楼、冯园、武侯祠、二仙庵、双孝祠、白马寺、雷神庙、小天竺、大南海等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