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两百九十六章 诗译诗 (6 / 7)

作者:二子从周 最后更新:2025/7/22 0:05:45
        这已经脱离了普通翻译“信雅达”的要求,进入了“入神坐照”的宗师级别。

        最起码译者需要具备创作两种语言诗歌的水平,然后才谈得上翻译和传递。

        而能够将英文诗翻译成传统汉语古诗的人,那就几乎没有存在过。

        这是辜氏一门的大毛病,好学习,而慎著述。

        最著名就是黄侃,别看他清狂桀骜,却经常说一句话——五十岁前不著书。

        甚至连章太炎都恨得牙痒痒,痛苦地劝他:“别的人轻易著述,那是别人的不对,因为那些人自己都没把学问搞懂;”

        “但是你慎重著述,轻易不写书,这却是你的不对了。因为你明明已经学问深厚,却没有让更多的人可以通过你得到知识。”

        然而黄侃在这方面,也不怎么搭理自己的老师。

        这脾气同样传入了辜家,辜少咸就是五十以后才开始有了第一部发表的文章《新校广韵叙例》,而他的两部巨著《广韵疏证》和《经典释文集说附笺》,都是七十岁以后,方才定稿的。

        辜幼文和辜振铎要好得多,但是那也仅仅是因为他们是“体制内”的正经学人,国家和学院有重任要求的,因此本质工作完成的非常出色,都是著述等身。

        然而很多“溢出”的部分,比如辜振铎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比如辜幼文的唐史,三国史,周至就发现,两人很多研究成果,竟然都随意堆放在家里,没有发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