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两千八百六十三章 普洱茶的省份 (2 / 3)

作者:二子从周 最后更新:2025/7/22 0:05:45
        “这里头又是什么故事?”几人都是对文史很感兴趣的人,张诚首先问道。

        “这个事情得扯到上世纪去了。”周至说道:“当时滇中是没有熟茶这个概念的,普洱地区只生产一种‘毛茶’,就是用大叶晒青制作而成的,其实就是生茶,普洱生茶,就是生普。”

        “而当时广州十三行市全国最早的茶叶交易市场,滇中的生茶、散茶也是粤都茶叶的重要来源。但当时由滇中到粤都的交通极为不便,茶叶用骡马驮运,少则三两个月,多则半年以上。长途跋涉,日晒雨淋,温湿交加,因此当滇中的茶叶运抵粤都后,往往都已有不同程度的陈化变质,让生茶的刺激感、涩感发生了转化。”

        “这就是歪打正着了,十三行将这些生茶,散茶经过重新堆渥,陈化,压成茶饼后,颇受消费者欢迎,并引起了茶商的兴趣。”

        “当时省港澳的茶商都是紧密相关的,粤都茶商在港澳开分店、分号,港澳茶商也会在粤都开分店、分号,而且通常都是家族式经营。那时港澳销售的普洱茶,港澳茶商购进青毛茶原料都在广州、珠三角就地加工。”

        “粤港澳喝熟普的习惯,从那个时候就养成了。”周至端起麦小苗递过来的小杯子:“粤省气候湿热,普洱茶由于其加工工艺后发酵的特性,茶性平和,适合粤省人的体质,特别是老年人,所以有‘寿星茶’、‘伯公茶’之称。来,大家尝尝。”

        每一种茶都有每一种茶的泡法,不知道的人泡出来的茶就不会好喝,比如普洱,黑茶,老彝茶这种,如果按照蜀中人泡绿茶的泡法来喝,那就会变成药汤。

        还容易导致叶子被烫得过于“熟烂”,让叶子里的腐败味变得突出,影响风味。

        现在麦小苗这种泡法,慢冲快出后,就变得相当好喝了。

        “柔和,回甘。”费观作为当过工美商场总经理的大佬,对茶的品鉴还是内行的:“谢谢小苗了。这个茶,这种喝法,有点门道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