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接下来有人提议虞洽卿,有人提议陈光良,反倒是冷落了杜月笙,其虽然也在提议当中,但明显提议的人不多。
这也正好说明一件事,杜月笙虽然在沪市的势力大,但在商界还只能算是‘后辈’,成绩并不突出。
“咳咳”陈光良咳嗽一声后,说道:“我弃权,公会主席一职必然要擅长处理各种复杂的事情,这个是我最不擅长。”
众人有些意外,毕竟这是在商界出风头的好事情,甚至这种职位,还能有一些经商便宜。
而在沪市,虞洽卿这人遇事喜欢插手,不怕麻烦。
他和杜月笙,都属上海“闻人”,平时点头哈腰,关系很好,但遇到利益相争,也不顾情面。
两次“打渔杀家”,虞洽卿立足于鱼行,较得人心。这或许就是他在上海滩上所以成功的秘诀。他对社会关系极为重视,如杜月笙办“进祠堂”,场面很大,请虞担任总理(宁波人叫总管)。
有人对他说:“洽老,你为他当总管,太降格了!”
虞洽卿从容回答:“小娃(年纪青,故虞叫为小娃)晓得啥东西!依晓得口伐,文武百官青红帮,世界伟人翻戏党啦!”
一席话,说明了他的社会经验。
意思很简单,大小事情都喜欢插手,别看往往是小小的一件‘调解’,但却能收获很大的名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