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国境内行医必须要登记在册,哪怕是赤脚铃医也不能漏掉一个,名册交由医署负责统筹,统一派发行医资格证明。这证明的门槛很低,寻常赤脚铃医也能拿下。有了证明就能从官府领取医署医者编撰的医书,上面会有许多常见病症的药方,医者对此乐见其成。
医署众人起初不赞同门槛这么低。
【医术关乎性命,岂能儿戏?】
国主只是淡淡反问:【哪里儿戏了?诸君可有想过康国多少人?在这么低的门槛下,又有多少医者能拿到资格?上万人都摊不到一个医者。懂点皮毛也是能救人命的……】
总比让病患苦苦熬死了好得多。
沈棠耐心劝说医署众人:【门槛低只是暂时的,待诸君合力撰写的医书有了成效,医者数量增加,王庭自然会提高获取门槛,每隔几年还会给执业医者进行考核,这如何?】
沈棠一向是个行动派。
嘴上说,行动上更会做。
王庭带头在康国境内正面宣扬,近十年下来,医者在康国民间处境好了不是一星半点儿。最典型的就是哪个杏林医士想收良籍人家孩子,人家父母不会赶人而是奉为座上宾。
这些变化肉眼可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