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卷马鸣风萧萧,少年正扬刀 第五百零一章 何谓战也? (12 / 13)

作者:染夕遥 最后更新:2025/8/6 23:35:29
        但不是绝对的劣势。

        萧元彻吃亏在兵少,所以并不十分大的伤亡,都是萧元彻不好承受的,而沈济舟的优势便在于兵多,开战以来,沈济舟的兵力损失数量远超萧元彻多矣,但他的兵多,也不在乎这些了。

        但战场之上并未出现一边倒,或者沈济舟一方压倒性的优势,甚至在萧元彻阵地极为缓慢收缩的情况下,几乎呈现鏖战相持之势,究其原因,是因为萧元彻兵虽少,但精。

        萧元彻其实心中十分明白,自己早晚要与沈济舟一战,他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在何处。

        讲兵多,大晋天下,谁都比不了沈济舟,渤海五州,幅员辽阔,人口繁茂,沈济舟的兵力才可以冠绝于天下,更何况他还收编了公孙蠡和韩甫的旧部,兵力更是极胜。

        可是,若论兵精,大晋天下无出萧元彻其右。萧元彻自昔年充州起兵,兵力在任何时候都不是最多的,直到现在也如此。

        但他的兵力却总是最精的。

        麾下禁卫营,多步兵精锐,佐以少部分骑兵;更有天下威名赫赫的憾天卫精锐骑兵,那是可以以一当十的存在。

        沈济舟本来兵就不精,又于灞津渡和临亭两败于苏凌等人手中,原本主力基本被打散,若不是他后撤收拢旧部,又急急提调渤海新兵,重新组成十数万大军,也不会有今日兵围旧漳城。

        但无论是收拢的败兵,抑或是新兵,无法与精兵同日而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