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萧元彻一怔。
「徐令君已经从灞城连发了三封密报,龙台筹措军粮被清流和保皇以争战时辰太久为由阻挠,虽然徐令君亲自从灞城去禁宫面见天子,费了好多口舌才又征了些粮草......可是这对十几万的大军来说,简直就是杯水车薪......南漳、灞城、灞南、旧漳、临亭等等咱们的各处城池,现在都是勒紧了裤腰带,保障军粮供给,麒尾巢沈济舟拱手相送的粮草也还有一些结余,可是天门关之后,还有两个州,一个渤海城.....就算主公分兵攻打,粮草也会捉襟见肘......」
郭白衣侃侃而谈,顿了顿又道:「所以,眼下的战事宜快而不宜慢,宜疾而不宜拖......大兄也听到了一些伯宁传回的龙台情报了吧,现在保皇和清流一派,沆瀣一气,要以战事日久,劳民伤财为由,迫圣上下旨,要主公罢兵班师呢......」
「这个事情,我亦听闻,现在他们在谋划,估计要不了多久便会实施......这些人当面不敢与我萧元彻较量,就爱搞这些小动作......」萧元彻似乎并不在意,讥讽道。
「白衣知道大兄对他们的卑鄙伎俩不屑一顾,也不放在心上,更不会因为天子下诏就退兵班师......但是,我军此次出师之名,便是奉天子令,持天子剑,讨伐拥兵自重,不尊天子的沈济舟......这才出师有名......可一旦天子下诏让大兄班师,大兄便失去了出师之名,到时候道义不再......大兄岂不也成了如今出师无名的沈济舟了么?......一旦刘靖升、钱仲谋之辈以此为由,背后袭扰大兄,大兄岂不要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了么......所以,天门关必须尽早进行决战,一战而摧之!」
「嘶——」萧元彻深吸了一口气,陷入沉思中。
「其二,沈济舟虽然败回渤海城,但他却并非无眼界之人......不可能幻想着渤海城城高墙厚,工事完备,而困守其中......他
定然会不惜一切代价,调集所有可调集兵力,陈兵渤海城和周遭卫城,还会收揽残部,大量征兵......以期到时与主公之兵殊死一搏。可是这些事情,需要时间......所以,沈济舟最不愿看到的是,主公以雷霆手段攻下挡在渤海城的关口和其他的两个州......最愿意的看到的是,主公在某个关口或者城池按兵不动,迁延日久.....这样给他喘息的时机也就越长......对他也就越有利......这也是为何天门关被围如此之久,那沈济舟只是虚张声势说要派大军来救,而迟迟不发兵的原因......他要把所有的兵力集中在渤海城......而白衣最初的应对之策,就是迅速拿下包括天门关等关隘,然后分兵两路,齐头并进,矛头直指渤海城,两军在渤海城下会师......这就断了沈济舟靠拖字诀为自己争取集中兵力的时间......」
郭白衣极其冷静,细细分析道:「可是主公现在围困天门关,围而不攻日久,已经背离了咱们最迟既定的急攻之策了,所以......必须快速拿下天门关......」
萧元彻眉头越蹙越紧,一语不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