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乱打听的下场 (1 / 5)

作者:寒梅惊雪 最后更新:2025/7/23 14:02:19
        武英殿。

        朱标站在御案一旁垂手等待。

        朱元璋展开文书仔细看过,满意地说:“你思虑得很是周全,此策可行。对于科举改制,官员反应强烈,这才隔了一晚,便有五份奏折送上来,今日之后,这类奏折数量不会少,你如何看?”

        朱标神态自然,举止从容地回道:“父皇,儿臣以为科举改制当行。这些年来,理学之风颇重,在做文章上,重辞藻堆砌,多以华彩的八股文为荣。然细细察之、品之,却食之无味,言之无物。”

        “虽说程朱理学重主张以理制欲,以天理制其本,以安天下,对皇室而言大有裨益,然如此妄谈心性,任其主导科举,十年、三十年之后,兴许许多读书人没了治世之能,即便是入仕为官,放在地方,怕是九年地方无一改变,须知,民不富则贫,国不强则弱,迟早生乱。”

        朱元璋眉头微抬:“民不富则贫,国不强则弱,这是何说辞?”

        朱标肃然道:“儿臣以为,百姓之生,国家之存,皆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若民不富,十年如一日穷困,但有点天灾、病患、变故,转眼之间便会穷困、贫难。”

        “国也是如此,国不强盛,若遭天灾减产、瘟疫横行、外敌入侵,原本相对稳定的收支将会倍感压力,甚至会动荡不安。故此,朝廷选拔官吏当重德才,唯德才兼备,方可民富、国强。”

        “唯德无才,难治地方,难让百姓吃饱饭,增国赋。唯才无德,则易出腐败、贪欲横行之辈,同样是害民害国。权衡利弊,虑及长远,改进科举之制,是当为、可为之事。”

        朱元璋颔首。

        理学确实有助统治的好处,有助于稳定百姓。

        可归根到底,真正能稳定百姓的,不是人欲,也未必是礼乐,而是粮食,是能否活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