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边镇范围相对较大,只徐达、王约二人并不能看管全部,必然选择一些可信、得力将官负责,而这些人才是真正与走私商队联络较多的将官,若他们想要染指商队,那再容易不过。
可这次走私贸易不是真正的走私,走私只是形式,全面的情报探寻才是目的。
一旦演变为官员集体参与的走私,那事情的性质就变了。
计划得好好的,执行的时候走样,这种事发生过无数次,即便是信访司,考虑再周全,那不也出现了一些纰漏。
朱标深知人心欲求无度,知道利益熏心四个字如何写,所以将警告说在前面。
徐达深以为然,肃然保证:“臣会选好人手,绝不会毁了殿下大计。”
这是太子第一次谋划于外,也是第一次针对元廷布置大局,无论如何都必须全力配合,好好推动,而不是暗中掣肘,借机图财。虽说徐达对朱标实控草原的计划并不太看好,但太子想要做点事,皇帝还允许他历练,作为臣属自然要支持到底。
朱标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
徐达这才意识到朱标是何等的认真,他甚至考虑到格物学院出身的人不适合带队,而应该伪装为伙计,考虑到走私商队的安全,减轻草原各部落的疑虑,准备使用山西本地不出名的商人,走私也不是一下子打开口子,而是徐徐图之。
也就是说,先走私做点小买卖,然后一点点做大,一步步深入草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