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皇后叹了口气:“这终究对他名声不好。”
朱元璋俯身:“当皇帝的,只要百姓过得好,何必在乎史官那只笔。看看那唐太宗,干过的荒唐事少吗?可百姓只记住了贞观盛世。”
朱标的变化,是朱元璋乐见的。
一个不敢杀人的皇帝,怎么能镇得住一干劳苦功高的勋贵?
现在看来,自己就是不收拾这些开国功臣,他们也别想骑在朱标头顶上作威作福。
强势的太子,才能稳得住朝堂,稳得住局面啊。
前些年看朱标,甚是担忧,尤其是被宋濂那老头子多年谆谆教导之后,太子太过“怀柔”、“宽仁”,这个不想杀,那个不让杀。
文官看在眼里高兴,他们认为朱标这样的太子很好,有仁君之风。
仁君?
哪个仁君不是被文官牵着鼻子走的?
担忧朱标被文官控制,还担忧朱标被勋贵裹挟。
可这些年来,在顾正臣的影响之下,朱标的本性依旧是宽仁,可手里却多了一把锐利的剑,宽仁在脸,可不意味着他不会动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