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七十四章 商税过低,收不上钱 (4 / 5)

作者:寒梅惊雪 最后更新:2025/7/23 14:02:19
        骆韶严肃地点了点头:“确实如此,县尊不要看句容商铺不少,来往买卖也多,但能收出来的商税着实不值一提。就以前面的布行来论,一匹棉布三百文,上税只得十文,即使他们一个月售出一百匹棉布,也不过税一贯钱。”

        杨亮咬牙说:“商人拿走的钱着实太多,朝廷设置商税不考虑实际,一味以低商税来刺激商业,可这样一来,商业是发展了,可课税司根本收不到多少钱来。每年税里,还是百姓出大头,可县尊啊,商人一家赚的钱远远比百姓多,可商人上的税,实在太少啊。”

        顾正臣凝眸。

        农税,商税,是关系到国本的重大问题。

        老朱不懂经济,只认为轻徭薄赋一定是好的,所以农税也好,商税也好,一刀切,全都是三十税一,不管你是种田的,还是卖珍珠的,全都按照这个税率上税。

        但这种税的设定,坑了大明王朝。

        尤其是明中后期,过低的农税与商税,导致的结果是:

        朝廷支出猛烈增加,而朝廷收入却始终不温不火,保持着一条近乎僵硬的直线上,哪怕是有起伏,也十分有限。

        搁在后世,这就是所谓的经济停滞。

        可现实不是经济停滞了,而是经济在发展,只不过发展在了民间,朝廷通过两税渠道收不上来钱,财富在民间,在富户大族,在士绅官员手里,就是不在朝廷手里,不在户部手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