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十九章 尾声 (2 / 8)

作者:洒家要吃肉 最后更新:2025/11/6 11:49:16
        齐公子从军械箱上站起了身,用手掸去身上的浮灰,阴笑着说道:

        “走吧,咱们也该起来迎客了,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流动哨的那两个弟兄恐怕是回不来了!!!”

        叶晨进入地下防空洞后,第一时间将门关严,他没有立刻行动,而是闭上了双眼,在原地停留了半分钟,让自己的眼睛来适应黑暗的光线,直到不耽误他行动之后,这才朝着里面摸去。

        叶晨在四合院世界的时候,在部队所经受的侦察兵特训,要远比保密局的这群小特务专业的多,他们的流动哨,无声无息的就被叶晨给拔除了,既然他们选择了跟着齐公子负隅顽抗到底,那就不能怪他心狠手辣,叶晨几个呼吸间,直接把这两个人的脖子给拧断了,然后将尸体拖在了一边。

        紧接着,叶晨探查了一下四周的布局,开始用长把手榴弹开始布置诡雷。叶晨的诡雷不止是针对赵致,有哪个不开眼的小特务,惊慌失措之下,往外跑的时候,也会触动诡雷,引发爆炸,尤其是在防空洞这种视野不清晰的地方,尤其容易中招。

        长把手榴弹又叫尼泊利特手榴弹,是由汉斯猫的瓦萨哥兵工厂发明的名为“尼泊利特”的新型炸药制造而来。二战中,汉斯猫不像脚盆鸡和白头鹰等国那样,喜欢用卵形手雷,而是酷爱长柄手榴弹,一战和二战期间汉斯猫陆军的制式手榴弹都是长柄的,卵形手雷在汉斯猫的部队里也有,但极少看到使用。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华夏的军工企业开始大量彷制国外的手榴弹,当时主要有两大彷制系列,一种是毛熊的1914/1930式手榴弹,另一种就是M24系列的长柄手榴弹。前者技术较为陈旧,而且结构复杂,不太适合我国军队的需要,很快被淘汰。后者凭借出色的性能很快得到华夏军人的广泛好评,最终被军工企业大量彷制。

        在所有的彷制品中,数量最多、改进最为合理的要属巩县兵工厂生产,一九三九年开始大量装备华夏军队的“巩式手榴弹”。比起M24,这种手榴弹更符合华夏士兵的臂力和体力,在小鬼子装备的九三式和九七式手榴弹的交手中颇占优势。不过巩式也有明显的弱点,它的装药量只有五十克克TNT,所以爆炸威力比M24手榴弹和白头鹰的卵式手榴弹要小得多。

        彷德制的木柄手榴弹对于华夏的抗战大业贡献非凡。由于手榴弹的制造技术非常简单,各级兵工厂都可以大量制造。除了国民正府的二十多个大中型军工企业可以月产二十万到三十万枚外,各地的小型兵工厂,包括我军条件简陋的土制作坊也可以生产。

        叶晨为了保险起见,把警卫班所有的长把手榴弹都给摸了,足有七八枚,一个重量四百五十克,这些加在一起将近七八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