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也是大问题。
如果是投中文期刊,语言根本就不是问题,把研究的内容写出来就可以投稿了。
英文,毕竟不是常用语言。
即便是数学论文,论文中的一些表述、解析,还是需要仔细斟酌修改。
当出现一个全新的物理内容时,有很多物理方向的学者会进行研究,研究都是同样的起点,但因为论文、评审、投稿等综合问题,就导致短期内国内学者发文数量较少。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国内纯理论物理方向学者的人数相对少一些。
这是一个很小众的领域。
在张硕否定了艾萨德-里斯的研究以后,会议留出了一段时间的讨论休息,之后就开始邀请参会学者上台做研究报告。
这是讨论会,不是学术会议,报告并不会给予评审,只是上台说一下自己的想法就可以。
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做了准备,比如针对自己的想法做一些数学的基础研究。
针对高能所计算中心发布的偏差分析数据,很多人还是有想法的,而且是不同领域方向的想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