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夜读》
竹影摇窗月半斜,青灯倦眼乱涂鸦。兴来泼墨三更雪,醉倒狂歌一枕霞。
书蠹老,砚冰遮,浮名抛却远京华。此身合是烟波客,闲数秋鸿细品茶。
诗曰:
十年磨剑试霜锋,万里云山入望中。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扁舟载月浮沧海,醉眼横天送断鸿。
莫问英雄成底事,一蓑烟雨大江风。
上回说到,梁山两路雄兵势如破竹,范则先破登州,云策再取青州,除掉了那误国殃民的汪来贼、汪来寇兄弟。正待犒赏三军,忽探马来报:“朝廷调集十万精兵,星夜兼程杀奔而来!”众头领闻报大惊,看官且听,那汪氏两兄弟怎敢在登州、青州两处横行?世人只道是倚仗汪恭人势要,却不知内里更有蹊跷。原来那张邦昌、李邦彦两个误国奸臣,探得梁山好汉分兵攻打二州,暗地里与汪氏兄弟勾结。这两个贼臣在东京城里弄权,恰似五鬼闹判官一般,专会那逢迎圣主的勾当;汪氏兄弟在地方上作恶,又似双狼入羊群,端的把两州百姓害得苦也!正是:庙堂奸佞通草寇,州县豺狼虐黎民。
次日五更,张邦昌、李邦彦二人整肃衣冠,入朝面圣。待天子升殿,百官朝拜毕,二人出班奏道:“臣启陛下,今探得梁山草寇分兵两路,攻打登州、青州,其巢穴必然空虚。此乃天赐良机,若发天兵征剿,可一鼓荡平贼巢,永绝后患!”天子闻言,沉吟半晌,叹道:“前番屡次征讨,皆损兵折将,反添贼势。如今若要再行剿捕,朝中尚有谁人可用?”
且说那朝堂之上,天子正为梁山贼寇之事忧心忡忡。忽见班部中闪出一员大将,撩袍端带,高声奏道:“圣上休要忧虑,微臣不才,愿领一支军马,直捣梁山泊,擒那殷浩草寇来献!”众百官皆望去,原来此人姓陈名为黯之,表字子晦,祖贯乃利州东治所县下通江县人氏。原是南朝白袍将军陈庆之的后裔,因祖上迁至巴蜀,遂在此生根。其父陈建章曾为骑都尉,却遭奸佞所害,含恨而终。这陈黯之上京应试,如今做得御林营兵马副教头。生得貌如潘安,淡黄面皮,目若朗星,唇如涂朱,八尺身躯,虎背熊腰,端的好一表人物。手中一条破天缠龙枪使得神出鬼没,又善舞虎眼八棱竹节钢鞭,真有万夫不当之勇。更兼帐下三千玄甲军,个个都是能征惯战的虎狼之师。这陈教头排兵布阵深得武侯八阵之妙,运筹帷幄,尽通孙吴兵法之玄。但凡调兵遣将,如臂使指,御营上下无不钦服,因此人都唤他作“谋兵仙”。
有诗赞陈黯之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