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3章 造船业起步(一)拆船业 (1 / 5)

作者:爱吃番茄炒蛋的猫爷 最后更新:2025/9/3 10:03:01
        第113章造船业起步(一)拆船业

        1953年11月12日,爪哇国的军队向婆罗洲的坤甸和巴厘巴板进军的时候,李崇文来到朝歌府(西贡),来看看这边的造船业建设的怎么样了。

        在获得暹罗的大量财富后,南华政府原本计划在第二个五年计划,甚至是三五计划才会建设的重要项目,可以提前启动了,这其中就包括造船业。

        南华共和国选择造船业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半岛战争。

        半岛战争爆发后,引发西方国家战略物资囤积,全球航运贸易量激增16%,运费飙升至二战后的最高点。

        再加上欧洲和樱花国的经济复苏进一步推动了干散货船的需求增长,专业干散货船舶开始规模化建造,在这期间大量船只被建造出来。

        但是,在半岛战争停战后,世界的航运需求骤降,叠加前期过度扩张的运力(新船交付量占已有船队15%),导致运费暴跌75%,船舶价格下跌70%,船舶闲置率升至7%。

        全球搁置船舶吨位大幅增加,拆船率显著上升,这让南华政府可以从拆船业开始逐步积累造船的经验和技术人才。

        和东南亚的情况也有一定的关系,荷属东印度群岛的各个武装势力在得到荷澜殖民政府的许诺后,纷纷招兵买马,用自己领土内的一切资源换取南华共和国的武器弹药。

        而新桂系就有些与众不同了,新桂系在成立兰芳邦国后,不仅在积极备战,还努力开发兰芳的内陆地区。

        兰芳内陆地区环境恶劣,开发难度极大,想要获得内陆的资源,就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这段时间兰芳邦国不断向南华共和国申请移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