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管组织工作的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随后补充,语调严谨规范:“组织部前期也收到了古城市委的相关推荐意见,并且按程序做过初步的了解。
从掌握的情况看,李毅飞同志政治上坚定可靠,工作能力强,作风扎实深入,群众口碑较好,业绩突出,符合干部选拔任用条件。”他的发言提供了组织程序上的必要支撑,滴水不漏。
会场气氛微妙。有钱永昌的主动提议,有省长基于实绩的客观认可,有组织部长程序性的背书,这几乎已经为这件事定下了调子。
其他常委自然不会在这种事情上提出异议。
曹书记最后总结拍板:“既然大家都认为这个年轻同志不错,那就纳入省委的考虑范围。
具体岗位安排,由组织部根据全省干部队伍盘子和实际工作需要,统筹研究提出方案,按程序办理。”
没有人知道,钱永昌在说出那番话时,内心是何等的憋闷、无奈与苦涩。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竟会被逼到亲自出面,在如此重要的场合,力荐一个“对头”一派着力培养的年轻干部、一个破坏了自己某些潜在利益链条的“先锋干将”。
这一切,都源于那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蠢货,竟然用了最愚蠢、最触碰底线的方式去威胁李毅飞,彻底激化了矛盾,也留下了足以引火烧身的巨大把柄。
为了不让火势蔓延到自己身上,他只能果断断臂求生,甚至要主动往火堆里添柴,把李毅飞这尊“神”恭恭敬敬地、体面地请走,送到一个更高的位置上去。
这既是妥协,也是某种程度上的“赔罪”与交换,以期换取对方的不再深究和可能存在的更高层面(比如苏家)的谅解。其中的苦涩、算计与不得已,唯有他自己知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